2020年中山市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發展簡況
2020年,全市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。
(一)醫療衛生機構數。截至2020年底,全市醫療衛生機構1079家,其中:醫院68家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78家、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0家,臨床檢驗等其他機構3家。與上年相比,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量增加93個,增長9.4%。
全市醫院中,三級醫院10個,二級醫院27個,一級及未定級醫院31個;基層醫療機構中,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57個,門診部(所)705個,村衛生室16個。
(二)醫療機構床位數。截至2020年底,全市醫療機構擁有床位16015張,其中:醫院15899張,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16張。全市每千人口床位3.61張。
(三)在崗職工數。截至2020年底,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職工總數30275人,其中:衛生技術人員26389人,與上年相比,分別增加1104人、991人。全市衛生技術人員中,執業(助理)醫師9859人,注冊護士12244人,醫護比1:1.24。
千人口指標: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執業(助理)醫師2.22 人,注冊護士2.76 人。
(四)設備。截至2020年底,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擁有萬元以上設備臺數達3.02萬臺,比上年增加0.28萬臺,增長10.22%。
(五)醫療服務量。
2020年,全市醫療機構總診療2789.93萬人次,受疫情影響,與2019年相比,全市總診療人次減少952.06萬,下降25.44%。
全市醫療機構出院46.83萬人次,與2019年相比,全市出院人次減少11.29萬,下降19.42%。
全市醫院住院病人手術人次數達28.23萬人次,與2019年相比,全市醫療機構的手術人次減少4.00萬人次,下降12.41%。
(六)醫療服務效率。
2020年,全市醫療機構病床使用率65.39%,其中:醫院65.50%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9.20%。全市醫療機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.3日,其中:醫院7.3日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.7日。
(七)醫師工作負荷。
2020年,全市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1.6人次,擔負住院1.5個床日;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日均擔負診療21.8人次 。
(八)醫療收入。2020年,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總量達98.97億元。
(九)醫院門診和住院費用。2020年,全市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、次均住院費用分別為257.3元、12577.5元。
指標統計口徑:
(1)醫療衛生機構:包括醫院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、專業公共衛生機構、其他機構。
(2)公立醫院:指經濟類型為國有和集體辦的醫院(含政府辦醫院)。
(3)民營醫院:指公立醫院以外的其他醫院,包括聯營、股份合作、私營、臺港澳投資和外國投資等醫院。
(4)基層醫療衛生機構: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、村衛生室、門診部、診所(醫務室)。
(5)專業公共衛生機構:包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、專科疾病防治機構、婦幼保健機構、健康教育機構、急救中心(站)、采供血機構、衛生監督機構、衛生部門主管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心。
(6)在崗職工包括:衛生技術人員、鄉村醫生和衛生員、其他技術人員、管理人員、工勤技能人員。按在崗職工數統計,包括在編、合同制、返聘和臨聘半年以上人員。
(7)衛生技術人員:包括執業(助理)醫師、注冊護士、藥師(士)、技師(士)、衛生監督員(含公務員中取得衛生監督員證書的人數)、其他衛生技術人員。
(8)每千人口執業(助理)醫師數、注冊護士數按常住人口計算。